欢迎登陆华医百科网!
华医百科—好医生在线预约挂号平台
梅国强

梅国强 已有人访问

  • 医师姓名:梅国强
  • 坐诊时间:预约接待
  • 预约挂号:100
  • 所属职业:国医大师
  • 关注指数:梅国强
  • 在线门诊:湖北中医药大学
  • 荣誉等级:暂未申请
  • 经营模式:医院诊治传承培训
  • 详情资料
  • 门诊介绍
  • 视频介绍
  • 传承培训
  • 所获荣誉
  • 学术论文
  • 华医微信

梅国强,1939年3月生于湖北黄陂。1964年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并留校执教与行医。现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学术委员会顾问、曾担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杂志》编委、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原伤寒论学科)创始人及学术带头人。1991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2年被批准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获林宗杨医学教育奖,2004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和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2007年获湖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现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并于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梅国强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幼年即受家学熏陶,大学期间又拜著名老中医洪子云教授为师,更获其真传。梅教授以近五十年之心力,精勤治学,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深,是当今知名的伤寒学专家。梅教授在长期对《伤寒论》及其他经典著作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

梅教授长期从事《伤寒论》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临床擅长运用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在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杂病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近年来据其临床经验整理并发表了《拓展< 伤寒论>方临床应用途径》、《加减柴胡桂枝汤临床思辨录》、《加减柴胡陷胸汤临证思辨录》等论文,对临床经方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2篇已于2003~2004年被《中国中医药报》转载。因其临床成就,于1993年被评为湖北省名医;2002年被评为“湖北省知名中医”2011年1月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名师”称号,并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于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梅教授多次编写本科统编教材,作为编委、主编分别编写了第四、五、七版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作为副主编、主编分别编写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函授、成人教育教材《伤寒论讲义》、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伤寒论》,其中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伤寒论讲义》于2005年被卫生部、全国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评为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中医药教材优秀奖。;此外还主编了《伤寒论》教学参考书、《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等多部专著,均为畅销书籍。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仲景胸腹切诊辨》、《论桂枝汤及其变化》、《心下痞辨证及其实验研究》、《拓展< 伤寒论>方临床应用途径》、《加减柴胡桂枝汤临床思辨录》、《加减柴胡陷胸汤临证思辨录》等论文等受到国内外中医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主持、参加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伤寒论血虚寒凝证实验研究》通过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心下痞辨证及其客观化研究》通过鉴定,达到国内首创水平,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梅教授先后对研究生、本科、专科、成人教育、函授等不同学生授课,因对精深的理论造诣和临证经验,听其授课的学生常常暴满。梅教授根据其长期研究《伤寒论》的经验,将其发表的论文进行整理,著成《伤寒论专题讲座》一书,被作为研究生培养教材。数十年来,梅教授通过师带徒方式培养师承学生近十名,培养海内外硕、博士研究生数十名,其中许多现已成为全国中医界的领军人物。

医疗、教学经验

(一)医疗经验

1.扩大经方应用途径 (1)突出主证,参以病机 此言主证,一为某方所治证候,就其典型而言,须脉证病机相结合方可投剂,然就临床所见,典型者少,而非典型者多,故有主证虽同,而病机难以丝丝入扣者,但求病机大体吻合,无寒热虚实之径庭,便可据证用方。一为某证候中之主要症状,惟其主症出现便可据以选方。盖凡主症,常为某一证候之重心,病机之主脑,据此遣方用药,每多效验。(2)谨守病机,不拘证候 须申言者,证候者,病情之表象也,病机乃其实质。其有实质同而表象异者,有表象同而实质异者,故谨守病机,不拘证候而用经方,尤为扩大其运用范围之重要途径。(3)根据部位,参以病机 此言部位,指体表部位而言,如胸胁、心下、腹、少腹、头颈、项背等,一定部位之症状,每与相应脏腑功能失调相关。然须别其寒热虚实,故需参考病机。其中部位有泛称者,有确指某部者。梅教授曾用治疗下焦湿热之白头翁汤,可用于治疗滴虫性、霉菌性或细菌性阴道炎(属于湿热阴痒者),盖因女阴与直肠、肛门毗邻,同属泛称之下焦,且病机相同也。(4)根据经脉,参以病位 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故经脉循行部位之多种病证,皆可借鉴脏腑治法。如柴胡桂枝汤治太阳少阳经脉病变而异于原方证候者,每获良效。又有病证原属多种,而于同一经脉之不同部位出现证候,不论其部位之高下,皆可依相应脏腑病证所主之方,权衡而施,如厥阴绕阴器、过少腹、循胸胁,凡此部位之疼痛、硬结等,均可疏肝理气,以四逆散为主随证加减。(5)酌古斟今,灵活变通 《伤寒论》成书以来,凡1800余年,其间学术发展,不无古今沧桑之变。有古今病名不一者,有方药主证不同者,或有方无证,有证无方种种不一,则运用经方,每多疑难,故须酌古斟今,灵活变通。其方法,可以考诸典籍,可以验之临床。梅教授更重视后者,如用桂枝汤加味治疗“皮肌炎”久热不退,用四逆散合五苓散治“乙状结肠冗长症”等,是其例也。(6)厘定证候,重新认识 《伤寒论》文法古朴,辞约义精,且迭经兵燹,错漏难免,是以对某些条文方证,诚有厘定之必要。如厘定第72条五苓散证为消渴证而设,非为小便不利而设,并用此治愈消渴,厘定152条十枣汤证所兼之表证,实属悬饮性质而非为外感表证,并创“和解枢机,化饮散结,兼从阴分透邪”之有效治法等,例证颇多。(7)复用经方,便是新法 经方配伍,往往药味较少,故功效较为单纯,若病情相宜,运用得当,每能效于桴鼓。然则经方以至今日,时移世易、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社会因素、物质生活、文化教育,无不有所变更,故人群之疾病,古今难以完全相同。梅教授擅用经方,然不主张死守之,并指出复用经方,便是新法。正以经方配伍谨严,功效单纯,而予复用经方,治疗复杂之病,带来有利条件,有时二方或三方相合而药物不过十味左右,而适应范畴,则不大相同。大凡合用经方之原则为;①上下病情歧异。②脏腑病变不同。③ 兼挟证候明显。④表里寒热不一。(8)但师其法,不泥其方 对《伤寒》之运用,有更为超脱者,即但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仲景治太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治寒湿发黄“于寒湿中求之”(259)、“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均只提治疗,而不泥其方药。此餐,更有仅师六经辨证之法,而不泥其具体治法方药者,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可见治法与方剂可相机而投。梅教授指出,于大论精神如此,临证之际,对于此种治法,医者务须发挥创造性思维。

2.擅长心病论治 梅国强教授长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之治疗,如病毒性心肌炎而致“早搏”者,治疗颇为棘手,究其原因乃套用成方所致。而梅国强教授首先阐述外感表证迅速累及心脏之机理,在于体质与外邪相互作用,如心气先虚,或营卫气弱,或禀赋不足等,是先其所伏,难以预先发觉,而外邪侵袭,是外之所因,惟此二者相合,方由营卫内舍于心,故外感者众,而由此患心肌炎者寡,盖出于此也。再参合西医学说,如病毒种类虽繁,而致心肌炎者不越数种,亦难逆料。中西医学理有不谋而合者。至于治法,当视病情而定,亦察表证解与未解,未可一律,若表证未解,首重解表,若表证已解,当据心脏阴阳之盛衰,或温养少阴,或养阴清热,或根据脏腑相关理论而定治法。如《伤寒论》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加附子汤、炙甘草汤、温病复脉汤类,皆可随证加减运用。其中尤以炙甘草汤阴阳双补最为常用,且加减化裁之余,颇有应付自如之感,阳气弱为主者,侧重补阳,以本方减阴柔之品,或合以四逆辈,营阴亏为主者,侧重补阴,以本方减阳刚之晶,增以养阴之剂。至于阴阳多寡之量,当于“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意中领悟。

风湿性心脏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关节痛者,乃风寒湿或风湿热流注筋肉关节所致,有既犯筋肉关节,又累及心脏者,有先骨节痛久,渐淫入心者,有痛止而心脏损害,终生难愈者,此皆心痹之属。重者,心悸怔忡,倚息不得卧,身肿如泥,颧赤如豚肝,唇舌俱紫,脉象结代,此心功能代偿不全,每多瓣膜病变,根治乏术。究其病机,当属少阴真阳大衰,心肾俱损,肾火式微,气化失职,水饮泛滥,心阳不足而离照失所,易受阴霾冲激,故而下焦饮气漫然,凌心犯肺,喘肿悸怔,诸症蜂起。心主血脉,肝主藏血,阴邪犯心,脉行不利,久则瘀滞,故颧唇舌色俱紫,心胁痞硬。阳衰饮泛,温阳自为首务,而水之与血,互为因果,当予兼顾。纯以温阳化饮,则瘀滞难通而饮亦不消,独任活血通脉,则阳气不旺而暂通复滞。是故温阳化饮,活血通脉多法联用,复方同施,以真武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病急者投之以汤,证缓者服之以丸,于Ⅱ度心衰常获良效。若心衰严重者,宜乎中西治疗并进,先投快速洋地黄剂及利尿药等,继之以中药,于巩固疗效大有裨益。

3.遣方须辨标本缓急 凡治病,须辨标本缓急,表里先后。先表后里者,表里同病之常法也,用于以表证为主之病情,当此之时,里证之进退,多决于表证之状态,及时有效之解表,可断其病理状态下之表里联系,则较轻之里证,无表邪之援,随邪祛正复得解。纵有表解而里未和者,再调其里,不惟易于获效,且无引狼之忧。另有里证之性质及表现,纯因表证影响而致,因此解表即为治里,而无先后之分,此为变局。再有表里同病,需解表而反治里者,貌似与先表后里相背,实乃以治里之手段,而获解表之功效,治里而表解,里证又因之而除或减轻。此等病情,多为素体虚寒而表证昭然,若投之以解表,邪未去而正更伤,必致变证丛生。先里后表,适用于里证重急者,此时之里证,决定着疾病之发展变化,须予迅速解除,里和而再议解表;此为表里同病之变法,与治里以解表稍有所异,前者以治里为目的,故直调其里,后者以解表为目的,借治里为手段。更有温疫温毒等证,传变迅速,治之切勿受表证之羁绊,径投清热解毒,急救其里。至于表里同治,针对表里证情相对均衡,纯以解表或救里,均难两全者而设,然均衡状态乃相对而言,是以此法之施,仍有偏重,但不离同治之前提。

(二)教学经验

梅国强教授长期从事《伤寒论》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临床擅长运用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在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杂病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近年来据其临床经验整理并发表了《拓展< 伤寒论>方临床应用途径》、《加减柴胡桂枝汤临床思辨录》、《加减柴胡陷胸汤临证思辨录》等论文,对临床经方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前2篇已于2003~2004年被《中国中医药报》转载。多次编写本科统编教材,作为编委、主编分别编写了第四、五、七版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讲义》,作为副主编、主编分别编写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函授、成人教育教材《伤寒论讲义》、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伤寒论》,其中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21世纪课程教材《伤寒论讲义》于2005年被卫生部、全国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评为一等奖;此外还主编了《伤寒论》教学参考书、《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等多部专著,均为畅销书籍。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仲景胸腹切诊辨》、《论桂枝汤及其变化》、《心下痞辨证及其实验研究》、《拓展< 伤寒论>方临床应用途径》、《加减柴胡桂枝汤临床思辨录》、《加减柴胡陷胸汤临证思辨录》等论文等受到国内外中医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梅国强先后对研究生、本科、专科、成人教育、函授等不同学生授课,因对精深的理论造诣和临证经验,听其授课的学生常常暴满。梅教授根据其长期研究《伤寒论》的经验,将其发表的论文进行整理,著成《伤寒论专题讲座》一书,被作为研究生培养教材。数十年来,梅教授共培养海内外硕、博士研究生50余名,其中有些研究生现已成为中医界的领军人物。

1.《伤寒论》血虚寒凝证的实验研究 1991年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992年获湖北省政府三等奖

2.心下痞辨证及其客观化研究 1992年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卫生厅三等奖

3.强心口服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1993年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伤寒论》太阴少阴虚寒证证治及其关系的实验研究 1995年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5.太阴少阴阴证转阳的实验研究 1996湖北省教委项目 已完成

6.胸胁苦满的经络电图研究 1997湖北省教委项目 已完成

7.通腑解毒化瘀法治疗小鼠实验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1997湖北省教委自选课题,已完成

8.加味四逆散对胃肠动力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1年湖北省教委重点项目 已完成

9.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及相关受体基因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 2002年武汉市科技局项目 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0.疏肝和胃汤对胃肠动力作用受体机制的实验研究 2001年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已完成


1.论少阳腑证 湖北中医杂志 1979;(2):1

2.论桂枝汤法及其变化 中医杂志 1980;(4):60

3.略论“存津液”在《伤寒论》中的运用规律湖北中医杂志1980;(4):1

4.答黎明同志的商榷 湖北中医杂志 1981;(1):51

5.再论少阳腑证 湖北中医杂志 1981;(2):1

6.开展中医急证治疗工作是中医工作的当务之急 新中医 1982;(1):56

7.知难而进 山东中医杂志 1982;(2)

8.仲景胸腹切诊辨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3;(1) 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伤寒论医学继承与发展》摘要转载

9.论叶天士“益胃阴”之运用规律 江西中医药 1983;(3):1

10.答商榷 中医杂志 1983;(1):80

11.医论二则 黑龙江中医药 1984;(1)48

12.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浅谈五苓散主治消渴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5;(5):15

13.朱丹溪老年医学思想初探 国医论坛 1986;(2):33

14.胃家实之我见 中医杂志 1987;(8):61

15.论表里治法的先后缓急 光明中医 1988;(3):12

16.扩大《伤寒论》方临床运用之途径初探光明中医1988;(3):12(4):24

17.《伤寒论》血虚寒凝证实验研究 《张仲景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991年4月

18.当归四逆汤证模型制作及其血浆心钠素含量变化 首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会论文集 沈阳 1991年6月

19.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中医经典理论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2年 贵阳人民出版社

20.湿热内伏膜原而成厥热胜复 国医论坛 1993;(5)

21.通腑解毒化瘀汤对实验性小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实质的影响中成药 1993;(10):28

22.通腑解毒化瘀汤对实验性小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血清蛋白酶.淀粉酶的影响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1)

23.手足少阳同病刍议 光明中医 1995;(1):24

24.强心口服液对左心舒张功能的影响 中日友好度量衡学术研讨会 西安1995年8月

25.病毒性心肌炎而致频发室早初论 湖北中医杂志 1997;(2):3

26.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临证撮要 鄂港澳台中医学术交流会议 湖北中医杂志 1997;(增刊):7

27.强心口服液(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经方临床运用与研究》 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7年11月

28.《伤寒论》阴证转阳的实验研究 同上

29.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 山西中医2000;16(5):1;(6):1

30.加减柴胡陷胸汤临证思辨录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4):43

31.《三十六计与中医学》读后感 湖北中医杂志 2004;(1):封3

32.《古医书研究》读后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6(4):40

33.加减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录 湖北中医杂志 2006;(12):3

梅国强关注公众号
梅国强扫描微信联系我

名医在线

我要留言(入住华医百科、联系医师请留言)

专利;中医资格证书正在办理中;请留言! 已为 35684位医师成功办理

姓 名:

联系电话:

留言备注:

荣誉推荐

王庆国
王庆国
意向:21542人
职业:国医大师
查看详情
王自立
王自立
意向:32562人
职业:国医大师
查看详情
王永钧
王永钧
意向:32562人
职业:国医大师
查看详情
丁樱
丁樱
意向:21542人
职业:国医大师
查看详情
林天东
林天东
意向:21542人
职业:国医大师
查看详情
名医在线排行榜
  • 1李佃贵101437
    李佃贵
    意向:25461人
    指数:
    查看详情>>
  • 2屠呦呦71667
    屠呦呦
    意向:32546人
    指数:
    查看详情>>
  • 3王琦54552
    王琦
    意向:35684人
    指数:
    查看详情>>
  • 4曾令洪7661
    曾令洪
    意向:231人
    指数:
    查看详情>>
  • 5钟南山6705
    钟南山
    意向:123541人
    指数:
    查看详情>>
  • 6刘海云4283
    刘海云
    意向:2145人
    指数:
    查看详情>>
  • 7邓运宗3862
    邓运宗
    意向:3251人
    指数:
    查看详情>>
    • 今日头条
    • 医药信息
    • 相关政策
    首页 |华医简介 |法律声明 |华医动态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微信同号:
    17035155556
    在线客服:
    入住
    咨询
    查询医师请关注:
    公司官网: www.jnboligeduan.com